令箴
基本解釋
指帝王規戒臣下的詔令。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太宗戒官吏碑》:“ 太宗皇帝 御書‘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四句,以戒監司守令,民到於今受其賜,德至渥也。蓋本 蜀后主 孟氏 昶 頒令箴以箴戒宗人之詞。”
成語(Idiom):令箴 (lìng zhēn)
發音(Pronunciation):lìng z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令箴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表示引人深思的警句或忠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令箴由“令”和“箴”兩個字組成。其中,“令”意為使人產生某種情感或思考,引起共鳴;“箴”意為警句或忠告。令箴用來形容能夠引起人們深思、警醒的話語或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令箴常常用于形容引人深思的警句、忠告或道理。它可以用來描述一句有啟發性的話語、一段富有哲理的文字、一幅引人思考的畫作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使用令箴來表達對某個問題或情況的警醒和思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令箴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鶴鳴》中。詩中描述了一只鶴在高山上鳴叫的情景,鶴鳴的聲音讓人們感到警醒和思考。后來,人們將這種能夠引人深思的聲音稱為“令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令箴的結構是“令+箴”,其中“令”是動詞,意為使人產生某種情感或思考;“箴”是名詞,意為警句或忠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幅畫作中蘊含著一條令箴,讓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義。
2. 他的演講充滿了令箴,讓聽眾受益匪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令箴記憶為“引人深思的箴言”,通過聯想“令”為引發,而“箴”為箴言,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箴言在耳”、“箴規矩矩”等,來擴大對于引人深思的警句或忠告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勤奮學習,這是一條很好的令箴。
2. 初中生:我們班主任經常給我們講一些令箴,讓我們明白努力的重要性。
3. 高中生:在高考臨近時,家長們給我們說了很多令箴,希望我們能夠保持冷靜和專注。
4. 大學生:大學是人生的轉折點,我們需要聽取前輩們的令箴,為自己的未來做好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