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厚今薄古
發音(Pronunciation):hòu jīn bó g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對現在非??粗?,對古代不重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們對現代事物非常重視,對古代事物不重視,甚至輕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描述人們對現代文化、科技、價值觀等的追求和推崇,而對古代文化、傳統價值等的漠視或忽視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這個成語出自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有個叫王三的人,他很喜歡珍貴的玩物和現代的東西,對古代的文物和傳統沒有什么興趣。有一天,他去拜訪一位富有的人,富人看到他對現代東西興趣很大,就給他看了很多新奇的東西,而對古代的文物只字不提。王三非常高興,覺得這位富人很懂他,于是對富人更加敬重。這個故事就是形容人們對現代事物非??粗?,對古代事物不重視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厚今薄古的人,對現代科技非常感興趣,對古代文化卻幾乎一無所知。
2. 這個社會越來越厚今薄古,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越來越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手里拿著一個現代科技產品,如手機,對它非常重視和喜歡,而另一只手則拿著一個古代文物,如青銅器,卻對它沒有什么興趣,甚至不屑一顧。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中國古代文化、歷史、傳統價值觀等來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的小明是個厚今薄古的人,他對新款的玩具車非常感興趣,對古代的傳統游戲一點興趣都沒有。
2. 初中生: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厚今薄古,他們對流行的網絡游戲非常癡迷,對古代文學作品卻幾乎沒有接觸過。
3. 高中生:厚今薄古的現象在我們學校里很普遍,同學們都熱衷于追逐時尚潮流,而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卻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