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礱
基本解釋
磨谷去殼之器具,以堅木鑿齒為之,形狀略似磨。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攻稻》:“凡礱有二種:一用木為之,截木尺許,斲合成大磨形,兩扇皆鑿縱橫斜齒,下合植筍穿貫,上合,空中受穀。木礱攻米二千餘石,其身乃盡。”
成語(Idiom):木礱
發音(Pronunciation):mù l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德或行為像木頭一樣遲鈍愚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礱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的品德或行為愚笨、遲鈍,好像木頭一樣。這個成語常常用來批評那些思維遲緩、反應遲鈍、行動遲疑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木礱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思維遲緩、反應遲鈍、行動遲疑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想要表達某個人的反應遲鈍、行動遲緩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木礱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有一個人非常遲鈍,他的思維和行動都像木頭一樣遲緩。他的朋友們覺得他的行為無法理解,于是用木頭來形容他的遲鈍,從而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木礱是一個形容詞,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字“木”表示木頭,第二個字“礱”表示遲鈍、愚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思維遲緩,行動遲疑,真是個木礱的人。
2. 這個學生的反應總是很慢,簡直就像個木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的腦袋是木頭做的,思維和行動都非常遲緩,就像木頭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學習成語,可以查閱相關的成語詞典或參考相關的學習資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反應真慢,簡直像個木礱一樣。
2. 初中生:那個同學的思維太遲緩了,真是個木礱。
3. 高中生:他的行動總是拖拖拉拉的,真是個木礱的人。
4. 大學生:有些人的反應真是慢得像木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