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負
成語(Idiom):逋負(bū fù)
發音(Pronunciation):bū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欠債不還,拖欠債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逋負是由“逋”和“負”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逋”指欠債不還,拖欠債務;“負”指承擔債務。逋負形容一個人不履行債務,拖欠債務,不還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逋負一詞多用于描述個人或企業拖欠債務的行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守信用、不履行合同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二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楚國的國君在一次宴會上,向來賓借了一百斤黃金,但是過了很久,債主沒有收到還款。于是債主找到國君,責備他逋負債務。國君為了回避債務,裝瘋賣傻,裝作不記得借錢的事情。債主見狀,便寫了一首詩,把國君的欠債行為公之于眾。這個故事成為了逋負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逋負的結構是“逋”+“負”,其中“逋”是動詞,“負”是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逋負了好幾個月的房租,房東已經忍無可忍了。
2. 這家公司常常逋負供應商的貨款,導致供應商紛紛停止了供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逋負這個詞拆分成兩個部分,逋和負。逋可以聯想到“逃避”的意思,而負可以聯想到“負責任”的意思。因此,逋負的意思就是逃避責任,不履行債務。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逋負的反義詞“守信”,可以學習“守信”這個詞的含義和用法,進一步了解如何做一個守信的人。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逋負了我五塊錢,我再也不借他錢了。
2. 初中生:這家商店經營不善,逋負了很多供應商的貨款。
3. 高中生:他逋負了好幾個月的房租,房東已經威脅要把他趕出去了。
4. 大學生:這個公司常常逋負員工的工資,導致員工們紛紛辭職。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