詰斥
成語(Idiom):詰斥(jié chì)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c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公開批評、指責或駁斥別人的言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詰斥是指用言辭或行動公開批評、指責或駁斥別人的錯誤或不當行為。它強調對錯誤行為的直接指責和批評,以引起對方的反思和改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詰斥常用于公共場合、辯論或討論中,用來指責他人的錯誤或不當行為。它可以用來表達對不道德、不公正或不負責任行為的不滿和反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中記載了一個與“詰斥”相關的故事。故事中,齊國的公子重耳因為違背了國君的命令而被貶到了一個偏遠的地方。重耳對此感到非常憤怒,于是寫信給國君,用尖銳的言辭詰斥了他的不公正行為。這個故事成為了“詰斥”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詰斥的結構是“詰”和“斥”兩個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毫不留情地詰斥了那位政府官員的腐敗行為。
2. 在辯論會上,他用事實和邏輯詰斥了對方的錯誤觀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詰斥”分解為兩個字,其中“詰”可以與“戒”(jiè)聯想,表示要警戒、批評別人的行為;而“斥”可以與“赤”(chì)聯想,表示要對錯誤行為進行公開指責。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詰斥”相關的成語,如“誅心之論”、“斥責”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老師詰斥了同學們在課堂上不守紀律的行為。
2. 初中生(14歲):他詰斥了那位同學的欺凌行為,并幫助受害者尋求幫助。
3. 高中生(17歲):在辯論比賽中,他用理性的論據詰斥了對方的觀點,贏得了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