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濁
基本解釋
(1).五種惡濁行為。《太平廣記》卷三引《漢武帝內傳》:“五濁之人,耽湎榮利,嗜味淫色。”
(2).見“ 五濁惡世 ”。
成語(Idiom):五濁(wǔ zhuó)
發音(Pronunciation):wǔ zh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心思、品行等方面不純潔、不清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濁是由“五”和“濁”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五指的是手指,也代表人的五臟,表示全身。濁指的是不純凈、不清潔的意思。五濁合在一起,表示人的心思、品行等方面不純潔、不清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心思、品行等方面不純潔、不正直。可以用于批評人的道德品質不高、行為不端正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得到了一塊玉石,但是他卻想要將這塊玉石剖開。于是他拿起一把斧子,想要將玉石剖開。但是斧子卻被玉石劃傷了。于是他懷疑這塊玉石是假的,因為真正的玉石是無法劃傷斧子的。于是他把玉石扔進了水中,發現水變得渾濁了。他認為這塊玉石是五濁之物,因為它既劃傷了斧子,又使水變渾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舉止五濁不純,不值得信任。
2. 這個人心思五濁,經不起誘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五濁”與人的五臟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五臟是人體內的重要器官,而五濁表示人的心思、品行等方面不純潔、不清白。將五臟與不純潔的含義聯系在一起,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五濁”相關的成語,如“五臟六腑”、“五音不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弊行為五濁不純,老師一定會發現的。
2. 初中生:他的人品五濁,沒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
3. 高中生:他的言行舉止五濁不純,是一個不值得信任的人。
4. 大學生:在職場上,要保持清白的心靈,不要向五濁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