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德
成語(Idiom):貞德
發音(Pronunciation):zhēn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堅貞不屈、堅定不移的品質和態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貞德一詞源于法國歷史人物貞德·阿克(Jeanne d'Arc),她是15世紀法國的一位軍事指揮官和民族英雄。貞德在法國百年戰爭期間,帶領法國軍隊對抗英國侵略者,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勝利。她展現出堅貞不屈的品質和堅定不移的信念,成為法國人民心中的英雄形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貞德一詞常用于形容人們在面對困難、壓力或誘惑時,能夠堅持自己的原則和信念,不屈不撓,始終堅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貞德的故事起源于15世紀的法國歷史,她的壯舉和犧牲精神深深影響了后世。因此,人們將她作為一個象征,用來形容那些具有堅貞不屈品質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貞德是一個復合詞,由“貞”和“德”兩個字組成,其中,“貞”表示堅貞不屈,而“德”表示道德、品質。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困境中展現出了貞德的精神,堅持自己的原則,最終取得了成功。
2. 她的貞德精神激勵著團隊中的每個人,使他們保持積極進取的態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貞德和堅定不移的形象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貞德在戰場上堅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則,不屈不撓地追求勝利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貞德的歷史和傳說,可以進一步了解她的英勇事跡和對法國歷史的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要像貞德一樣堅持自己的夢想,不怕困難。
2. 初中生(13-15歲):她在面對考試失敗時展現出了貞德的精神,決心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績。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貞德精神使他在面對挑戰時保持了一顆堅定的心,從而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