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牙
基本解釋
同“ 正衙 ”。《資治通鑒·唐德宗貞元十八年》:“ 嘉王 府諮議 高弘本 正牙奏事。” 胡三省 注:“ 唐 東內 以 含元殿 為正牙, 西內 以 太極殿 為正牙。 唐 制:天子居曰衙,行曰駕。牙與衙同。”
成語(Idiom):正牙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y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牙齒排列整齊,沒有缺牙或歪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正牙這個成語,形容人的牙齒整齊齊地排列,沒有缺牙或歪牙。它比喻人的品德端正,言行正直,不做壞事,不偏離正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正牙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品德或行為準則,可以用于贊美一個人的正直和純潔,也可以用來批評一個人的不正當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正牙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傳說故事。相傳有一位叫做孟子的哲學家,他非常注重人的品德修養和道德準則。有一次,他遇到了一個人,這個人的牙齒排列整齊,非常漂亮。孟子看到這個人的牙齒,就贊美他的品德端正,用了“正牙”這個詞來形容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正牙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正”表示正直、端正,而“牙”表示牙齒。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人的牙齒整齊,比喻人的品德端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德真是正牙,從來不做任何不正當的事情。
2. 這個學生不僅學習好,而且為人正牙,是個值得信賴的朋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正牙”與整齊排列的牙齒形象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笑得時候露出整齊的牙齒,表示這個人的品德非常正直。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品德修養相關的成語,如“君子之交淡如水”、“以德服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老師,我要好好刷牙,長出一口正牙。
2. 小學生:我爸爸媽媽告訴我要做一個正牙的人,不說謊話。
3. 初中生:做人要正牙,不能做一些違法的事情。
4. 高中生:只有正牙的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信任。
5.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樹立正牙的形象,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