驁蹇
成語(Idiom):驁蹇
發音(Pronunciation):áo j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傲慢自大,卻表現得困難重重或不得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驁蹇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驁”表示傲慢自大,“蹇”表示困難重重或不得志。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或事物在表現上非常傲慢自大,但卻遭遇到了困難重重,或者事與愿違,不得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情況下,驁蹇這個成語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外表上很自負,但實際上卻遇到了困難或者失敗的情況。你可以在描述一個人的行為或者某個事物的表現時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名叫郭璞的文人。郭璞是東漢末年的著名文學家和歷史學家,他以傲慢自大而聞名。一次,郭璞在一場文人雅集上表現得非常傲慢自大,自稱是當代最有才華的人。然而,他的作品卻遭到了其他文人的嘲笑和批評。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形成成語“驁蹇”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驁蹇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其中“驁”表示傲慢自大,“蹇”表示困難重重或不得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嘴上說得很厲害,但最后卻一事無成,真是驁蹇之徒。
2. 這個項目一開始他們表現得非常自信,結果卻遇到了很多困難,可見他們是一群驁蹇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傲慢地跳躍著,卻一直跳進了困難和失敗的坑里,形成了驁蹇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驁蹇相關的成語,例如“驕兵必敗”、“自負不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雖然成績很差,卻總是自以為是,真是個驁蹇的學生。
2. 初中生:他在班級里總是表現得很傲慢,但考試成績卻總是倒數,真是個驁蹇之人。
3. 高中生:他雖然外表很自信,但在選修課上遇到了很多困難,可見他是個驁蹇的學生。
4. 大學生:他總是以為自己是最聰明的人,但卻在就業市場上遇到了很多挫折,他真是個驁蹇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