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祀
成語(Idiom):登祀
發音(Pronunciation):dēng s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受到上級恩寵,被提拔或晉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登祀源自古代祭祀禮儀,登上祭壇祭祀神靈的意思。在古代,祭祀是一種重要的宗教儀式,只有受到皇帝或上級官員的特別嘉獎,才能升上祭壇,進行祭祀儀式。因此,登祀成語引申為受到上級的特別恩寵和提拔,晉升到更高的職位或地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登祀常用于描述某人因為出色的表現或得到上級的賞識而獲得晉升或提拔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在工作、學習或社會地位等方面得到重大的升遷或榮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史記·范睢蔡澤列傳》記載,戰國時期,秦國的范睢和蔡澤都是有才華的人,但由于不愿意拍馬屁奉承上級,長期未能得到重用。一天,秦昭王前去祭祀,范睢和蔡澤為王上奏,指出了一些國家的問題和改進的建議。秦昭王聽后十分贊賞,當即將范睢和蔡澤提拔為宰相,同時特許他們登上祭壇祭祀神靈,以示嘉獎。從此,"登祀"成為形容受到上級重用和提拔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其中,“登”是動詞,表示上升、登上;“祀”是名詞,表示祭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憑借出色的工作表現,終于登上祭壇,成為公司的高級副總。
2. 這位年輕的科學家因為在研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被邀請登祀,成為學術界的風云人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登山”相對應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攀登一座高山,登上山頂后,就像登上了祭壇,受到了上天的祝福和賞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祭祀相關的成語,如“祭酒”、“祭奠”等,以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努力學習,希望將來能夠登祀,成為一名科學家。
2. 初中生:他在班級中表現突出,被班主任提拔為班長,真是登祀啊!
3. 高中生: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將努力學習,爭取在高考中登祀,進入理想的大學。
4. 大學生:我希望能夠在實習中獲得重要的任務,得到導師的認可,實現登祀,開啟職業生涯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