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棨
成語(Idiom):旌棨(jīng qí)
發音(Pronunciation):jīng q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旌棨是一個指揮軍隊的標志,比喻權威和威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旌棨由“旌”和“棨”兩個字組成。“旌”是指戰旗,用來標志指揮軍隊的權威?!皸ぁ笔侵腹糯囊环N用來指揮的木制標桿。旌棨成語中的“旌”和“棨”都有著指揮軍隊的含義,表示權威和威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旌棨一詞多用于形容人的威嚴和權威,可以形容領導人、教師、父母等具有高度威望和權威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組織、機構或國家的權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旌棨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軍隊指揮的方式。在古代,指揮軍隊的將領會用旌旗和棨桿來傳達指令和指揮軍隊,因此,旌棨成為了權威和威嚴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旌棨是一個形容詞,常用于修飾人或事物,表示其具有權威和威嚴。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嚴肅態度和高尚品德使他成為了旌棨之人。
2. 這位教授的言傳身教讓他成為了學生心中的旌棨。
3. 在這個組織中,他被視為旌棨,擁有最高的權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旌棨”想象成一面高高飄揚的戰旗和一根揮舞的棨桿,象征著權威和威嚴。通過想象旌棨的形象,可以更容易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權威和威嚴相關的成語,如“龍袍虎踞”、“金戈鐵馬”等,可以幫助拓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的嚴厲目光讓他成為了學校的旌棨。
2. 初中生(13-15歲):校長的講話總是充滿了權威和威嚴,他是我們學校的旌棨。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領導能力和決策力讓他成為了我們班級的旌棨。
4. 大學生(19-22歲):作為學生會主席,他是學校里的旌棨,負責組織各項活動。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這位科學家因為他的研究成果和權威地位成為了科學界的旌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