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貸
基本解釋
(1).不施與。《莊子·天運(yùn)》:“古之至人,假道於仁,托宿於義,以游逍遙之虛,食於茍簡之田,立於不貸之圃。逍遙,無為也;茍簡,易養(yǎng)也;不貸,無出也。” 郭象 注:“不貸者,不損己以為物也。”
(2).不饒恕;不寬免。《南史·陸杲傳》:“領(lǐng)軍將軍 張稷 是 杲 從舅, 杲 嘗以公事彈 稷 。 稷 因侍宴訴帝曰:‘ 陸杲 是臣親通,小事彈臣不貸。’帝曰:‘ 杲 職司其事,卿何得為嫌。’” 元 段成己 《大江東去·送楊國瑞西歸》詞:“歲月不貸閑人,君顏非少,我髮白如此。”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清吏條陳》:“ 康熙 三藩之叛,舉行軍法,親貴不貸,而 吳 、 耿 之僭偽平。”
不忒,不得差錯。貸,通“ 忒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乃命大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晨之行,宿離不貸,毋失經(jīng)紀(jì)。”按,《呂氏春秋·孟春》作“不忒”。
成語(Idiom):不貸
發(fā)音(Pronunciation):bù d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屈服,堅定不移。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貸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不”和“貸”。不貸的基本意思是不屈服,堅定不移。它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壓力或者誘惑時,能夠保持堅定的意志和信念,不屈服于外界的影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不貸這個成語常常用來贊美那些在困境中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的人。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挑戰(zhàn)時,能夠堅持自己的原則和信念,不輕易妥協(xié)。例如,當(dāng)一個人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他可以用不貸來表達(dá)自己的決心和毅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不貸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這本歷史書中。故事發(fā)生在春秋時期,齊國有一個名叫孟嘗君的大臣,他在國家面臨危機(jī)的時候,堅持不向敵人屈服,最終成功地保衛(wèi)了國家。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不貸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貸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不”表示否定,“貸”表示屈服。通過將這兩個字結(jié)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表示堅定不屈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面對困難從不貸,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
2. 她在面對壓力時,展現(xiàn)出了不貸的精神,堅持做自己認(rèn)為對的事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不貸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式:
1. 將“不”和“貸”兩個字分開記憶,不表示否定,貸表示屈服。
2. 將成語與故事聯(lián)系起來,想象孟嘗君在面對困境時堅定不移的形象。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不貸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jìn)一步了解中國歷史上其他堅定不屈的人物和故事,例如岳飛、屈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我要學(xué)習(xí)像不貸一樣堅持不懈,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績。
2. 初中生:面對困難,我們要像不貸一樣堅定信念,不輕易放棄。
3. 高中生:在選擇大學(xué)專業(yè)的時候,我要像不貸一樣堅持自己的興趣和理想。
4. 大學(xué)生:在就業(y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要像不貸一樣堅持自己的職業(yè)目標(biāo),不被外界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