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施
散施(sàn shī)
發音(Pronunciation):sàn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廣泛施舍,慷慨解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散施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指的是廣泛地施舍和慷慨地解囊。它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慷慨地向他人施舍財物或幫助他人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散施一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慷慨大方地幫助他人或施舍財物。它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在慈善事業中的行為,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生活中對他人的幫助和支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散施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漢書·董仲舒傳》。據傳,西漢時期的董仲舒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儒家學者,他非??犊?,經常向貧苦的人施舍財物。有一次,董仲舒在路上遇到了一個流浪漢,他看到這個人衣衫襤褸,饑餓交迫,于是慷慨地將自己身上的衣物和食物都給了他。后來,人們就用散施來形容一個人慷慨地施舍財物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散施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散”和動詞“施”組成。其中,“散”表示廣泛地分發,而“施”表示施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常散施財物,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2. 在慈善事業中,他總是散施愛心,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為了記憶散施這個成語,可以聯想到“散”字的發音與“三”字相似,可以想象一個人將財物分發給三個人,表達了廣泛施舍的意思。而“施”字的發音與“是”字相似,可以想象一個人慷慨地說:“是,我愿意幫助你?!边@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發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慷慨施舍相關的成語,例如“施比受更有福”、“施恩被人忘,受恩被人記”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散施了自己的零花錢給同學們買了糖果。
2. 初中生:他散施了一部分獎學金給家庭困難的同學們。
3. 高中生:他散施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幫助社區里的老人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