蹶拔
成語(Idiom):蹶拔
發音(Pronunciation):jué b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突然爆發出強大的力量或能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蹶拔是由“蹶”和“拔”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蹶”意為跌倒、摔跤,“拔”意為抽出、拔起。蹶拔形容人或事物突然間克服困難,爆發出強大的力量或能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蹶拔常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突然振奮起來,戰勝困難,取得成功。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在某種壓力或阻力下突然突破,展現出強大的力量或能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蹶拔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劉琨傳》中。劉琨是晉朝時期的一位將領,他在一次戰斗中被敵軍圍困,陷入了絕境。然而,在危急關頭,他突然振作起來,奮力突圍,最終取得了勝利。后來,人們用“蹶拔”來形容人在困境中突然振奮起來,戰勝困難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蹶拔屬于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生意失敗后蹶拔起來,重新創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 這個小球隊在比賽中一度處于落后的局面,但他們蹶拔后追平比分,最終逆轉獲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摔倒后,突然用力抽身而起,展現出強大的力量和能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蹶拔”意義相近的成語,如“力挽狂瀾”、“逆流而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10歲):他在考試中一度落后,但他蹶拔后迎頭趕上,取得了好成績。
2. 初中生(14歲):這個隊伍在比賽中被對手壓制,但他們蹶拔后迅速扳回一局。
3. 高中生(17歲):她在面對困難時蹶拔起來,堅持不懈地努力,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