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戢
嚴戢(yán dí)
發音:yán dí
基本含義:形容言行嚴肅、莊重。
詳細解釋:嚴戢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的言行嚴肅、莊重。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儀表端莊,態度嚴肅,不輕浮不嬉笑。嚴戢表示一個人有著高度的自律和自制力,不輕易放松。
使用場景:嚴戢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嚴肅的場合,如正式的會議、莊重的儀式等。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和行為,表示他非常認真嚴肅。例如,當你要向領導匯報工作時,你可以說你會嚴戢一點,展示出自己的專業素養。
故事起源:嚴戢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左傳·宣公八年》。當時,晉國大夫嚴子產在喪期,他的兒子嚴戢被人拔掉了一根胡須,為了表達對父親的孝心,他用獸皮綁在下巴上來替代胡須。這種行為被人們認為是對父親的嚴肅和敬重,從而形成了成語“嚴戢”。
成語結構:嚴戢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嚴”是形容詞,表示嚴肅;“戢”是動詞,表示收斂。
例句:
1. 他嚴戢的面容讓人感到他的莊重和認真。
2. 在正式場合,我們應該嚴戢一點,不要隨便開玩笑。
記憶技巧:記憶嚴戢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關聯詞:將“嚴戢”與“嚴肅”和“莊重”這兩個詞聯系起來,因為嚴戢的意思就是嚴肅和莊重。
2. 反義詞:將“嚴戢”與“輕浮”和“嬉笑”這兩個詞相對比,因為嚴戢的意思與輕浮和嬉笑相反。
延伸學習: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成語,例如“嚴以律己”、“莊重”等。這些成語都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漢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上課時,我們都要嚴戢聽講,不能說話。
2. 初中生:學校組織的升旗儀式上,我們要嚴戢站好隊,不亂動。
3. 高中生:面對高考,我們要嚴戢備考,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4. 大學生:在參加招聘面試時,我們要嚴戢自己的形象,展示出自己的專業素養。
總結:嚴戢是一個形容人的言行嚴肅、莊重的成語。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儀表端莊,態度嚴肅,不輕浮不嬉笑。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嚴肅的場合,如正式的會議、莊重的儀式等。記憶這個成語可以通過關聯詞和反義詞的方法,以及延伸學習其他成語來加深理解。無論是小學生還是大學生,都可以運用嚴戢這個成語來表達自己的嚴肅和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