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青紅皂白
發(fā)音(Pronunciation):qīng hóng zào b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情的原因、經(jīng)過、真相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青、紅、皂、白,是指四種顏色,表示事情的各個方面、各個方位,也可以理解為各個層面。青指青純,紅指紅火,皂指黑暗,白指真相。四種顏色的組合表示事情的全貌,即指全面地、詳細地敘述事情的原因、經(jīng)過、真相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口語和書面語中,用來形容詳細、全面地敘述事情的原因、經(jīng)過、真相等。適用于各種場合,特別是在解釋、辯論、討論等需要詳細闡述的情況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文選·劉向論語注》:“青者,青天也;紅者,紅日也;皂者,皂石也;白者,白日也。”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事情的原因、經(jīng)過、真相等都要像天空一樣青純、像太陽一樣紅火、像黑暗一樣暗淡、像白日一樣明白。后來,人們將這四種顏色結合起來,形成了成語“青紅皂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形容詞“青”、“紅”、“皂”、“白”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件事情的原因、經(jīng)過和結果都了解得非常清楚,可以說他知道這件事情的青紅皂白。
2. 在法庭上,律師詳細地講述了案件的青紅皂白,使得陪審團能夠全面了解案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青紅皂白”與四種顏色對應起來,形成一個圖像,幫助記憶。例如,可以想象一個青色的天空、一個紅色的太陽、一個黑色的石頭和一個白色的陽光,來代表全面、詳細地敘述事情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面面俱到”、“面面相覷”等,來擴大對事情全面描述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要求我們寫一篇關于暑假的作文,我在作文里把我暑假的經(jīng)歷青紅皂白地寫了出來。
2. 初中生:我們班上發(fā)生了一件小偷偷東西的事情,我們都想知道事情的青紅皂白到底是怎樣的。
3. 高中生:在辯論賽上,我們需要詳細地闡述我們的觀點,包括事情的青紅皂白,以便說服對方。
4. 大學生:在研究報告中,我們需要全面地分析問題,包括各個方面的青紅皂白,以便得出準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