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飲酒禮
基本解釋
亦稱“ 鄉飲酒 ”。 周 代鄉學三年業成大比,考其德行道藝優異者,薦于諸侯。將行之時,由鄉大夫設酒宴以賓禮相待,謂之“鄉飲酒禮”。歷朝沿用,亦指地方官按時在儒學舉行的一種敬老儀式。《儀禮·鄉飲酒禮》 賈公彥 疏引 漢 鄭玄 《三禮目錄》:“諸侯之鄉大夫三年大比,獻賢者能於其君,以賓禮待之,與之飲酒。於五禮屬嘉禮。” 唐 韓愈 《張君墓志銘》:“﹝ 張署 ﹞使通經吏與諸生之旁大郡,學鄉飲酒、喪、婚禮。” 清 馮桂芬 《杜年丈七十壽序》:“有 三代 之制,歷 漢 迄今莫之或廢者,鄉飲酒禮其一也。今制孟春望日,孟冬朔日舉行於府廳州縣之庠,其賓若介,非齒德并尊,譽望有夙者,不足居是列。”
成語(Idiom):鄉飲酒禮
發音(Pronunciation):xiāng yǐn jiǔ l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鄉村或家庭聚會中,以飲酒作為禮節和儀式來表達情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鄉飲酒禮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種重要的社交禮儀。在鄉村或家庭聚會中,人們常常以飲酒作為一種方式來表達友誼、感激或慶祝。鄉飲酒禮不僅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傳統習俗,代表著人們對待客人的熱情好客和對親友間情感的真誠表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鄉飲酒禮通常在鄉村聚會、家庭聚會或節慶活動中出現。例如,當有客人來訪時,主人會準備酒水,以鄉飲酒禮來歡迎客人;在婚禮、生日等慶祝活動中,人們也會舉行鄉飲酒禮來慶祝喜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鄉飲酒禮起源于古代中國的鄉村社會。在古代,人們認為酒是一種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媒介,因此在鄉村聚會或家庭聚會中,人們常常以飲酒來表示友誼和親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鄉飲酒禮的結構為“鄉飲 + 酒 + 禮”,其中“鄉飲”表示在鄉村或家庭聚會中飲酒,而“禮”則表示禮節和儀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鄉村的聚會上,大家舉行了鄉飲酒禮,以表達彼此的情誼。
2. 婚宴上,新郎新娘與親友舉行了鄉飲酒禮,慶祝他們的婚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鄉飲酒禮這個成語:
- 將“鄉飲”理解為在鄉村或家庭中飲酒,而“禮”則表示禮節和儀式。
- 可以將鄉飲酒禮與鄉村聚會、家庭聚會以及慶祝活動等情境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使用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其他重要的社交禮儀和習俗。
- 學習中國茶文化和茶道禮儀。
- 深入研究中國酒文化和酒儀禮節。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家里舉行了鄉飲酒禮,邀請了我的好朋友一起慶祝生日。
2. 初中生:我們在村子里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鄉飲酒禮,慶祝我們村子的豐收。
3. 高中生:在鄉村的聚會上,我們用鄉飲酒禮歡迎了遠道而來的客人,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熱情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