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竦
成語(Idiom):抗竦(kàng zhuàn)
發音(Pronunciation):kàng zh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抵御壓力,頂住困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抗竦是由“抗”和“竦”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意為抵御壓力,頂住困境。抗指抵抗、抵御,竦指壓力、困境。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在面對困難和壓力時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抗竦一詞常用于形容個人或團體在逆境中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記載:“項羽討秦,諸侯共擊之,項羽軍敗,走保咸陽。……項羽軍士千余人,皆曰‘項王敗矣’。……項羽曰:‘吾與天地共生,與萬物共長,而與古今人共御其難。若天命在吾,吾何憂乎?’遂與其士卒抗竦,終至垓下。”這個故事講述了項羽在戰敗之后,面對困境仍然堅持抵抗,最終走到了垓下。從此,“抗竦”成為形容頂住困境、堅持不懈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動詞“抗”和名詞“竦”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他始終抗竦堅持了下來。
2. 她的樂觀精神使她能夠抗竦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抗竦”記憶為“抵抗困境”,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抗竦”相關的成語,如“抗爭不懈”、“抗敵”等,可以拓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抗竦一樣,勇敢地面對考試。
2. 初中生:面對困境,我們應該抗竦,不輕易放棄。
3. 高中生: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抗竦,堅持努力。
以上是關于成語“抗竦”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