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妙
基本解釋
(1).稱同時以才藝著名的二人。(1)指 晉 衛瓘 、 索靖 。《晉書·衛瓘傳》:“ 瓘 學問深博,明習文藝,與尚書郎 敦煌 索靖 俱善草書,時人號為‘一臺二妙’?!?2)指 唐 韋維 、 宋之問 。《新唐書·韋維傳》:“﹝ 韋維 ﹞遷戶部郎中,善裁剖,時員外 宋之問 善詩,故時稱‘戶部二妙’?!?3)指 宋 艾淑 、 陳容 。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鑒》卷四:“﹝ 艾淑 ﹞善畫竹,與 陳所翁 同舍畫龍,俱得名,時稱六館二妙。”(4)指 金 段克己 段成己 《四庫全書總目·總集類三·二妙集》:“ 金 段克己 段成己 詩集也……初, 克己 成己 均早以文章擅名, 金 尚書 趙秉文 嘗目之曰二妙,故其合編詩集,即以是名。”
(2).稱自己推重的二人。 唐 元稹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二妙馳軒陛,三英詠袴襦。”原注:“ 庾三十二 杜十四 并居此省?!?明 何景明 《李川甫戴時亮過訪》詩:“豈是高人室,能勞二妙來。” 清 趙翼 《浙二子歌贈張仲雅程春廬兩孝廉》詩:“文章有神父有道,晚年乃見此二妙。”
成語(Idiom):二妙
發音(Pronunciation):èr mi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或文章巧妙,引人入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二妙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言辭或文章巧妙、巧妙地引人入勝。它強調了言辭或文章的精妙之處,能夠給人以愉悅、賞心悅目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二妙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各種文學作品、演講或者辯論中的巧妙之處。它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才華出眾,能夠用巧妙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二妙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楊慎的《齊民要術》一書中。楊慎在書中寫道:“凡人言辭之妙,有二等妙者,一者曰近妙,二者曰遠妙。”這里的“近妙”和“遠妙”就是后來演變成“二妙”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二妙是由形容詞“二”和形容詞“妙”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篇文章的寫作技巧真是二妙,讀起來讓人陶醉。
2. 他的辯論言辭非常二妙,讓觀眾都被他說服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二妙”這個成語與“巧妙”這個詞語聯想起來,因為它們的意思很相似。記住“二妙”是用來形容言辭或文章巧妙的,就像“巧妙”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言辭或文章相關的成語,如“巧言令色”、“妙語連珠”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的講解很二妙,讓我們輕松地理解了知識。
2. 初中生(13-15歲):這篇作文的結構和用詞都很二妙,我很喜歡。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演講非常二妙,吸引了很多觀眾的注意力。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這本小說的情節安排得非常二妙,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