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籍
基本解釋
記載名位尊卑之書?!?a href="/r_ci_d180d23c2351d6de8f1fe808c55a5e23/" target="_blank">周禮·秋官·小行人》:“小行人,掌邦國賓客之禮籍,以待四方之使者?!?鄭玄 注:“禮籍,名位尊卑之書?!?賈公彥 疏引 陸德明 釋文:“名位尊卑,以解禮也;之書,以解籍也。”《慎子·威德》:“法制禮籍所以立公義也。”
成語(Idiom):禮籍(lǐ jí)
發音(Pronunciation):lǐ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禮貌和禮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禮籍是指遵守禮貌和禮儀的行為。它強調了人們在社交場合中應該尊重他人、謙虛有禮,遵循社會規范和道德準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禮籍常用于描述人們在正式場合、宴會、聚會等社交活動中的行為。它提醒人們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展現出文明、禮貌和尊重他人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禮記》是中國古代的一本經典著作,是儒家學派的重要文化遺產。其中有一篇篇名為《禮記·禮運篇》。在這篇文章中,有一句話“禮義之所生者,禮之籍也”,意思是禮儀的產生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和道德準則。后來,人們將“禮義之所生者,禮之籍也”簡化為“禮籍”,用來形容人們遵守禮貌和禮儀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禮籍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禮”指禮貌和禮儀,“籍”指記錄和記載。這個成語通過“禮”和“籍”兩個字的結合,形象地描述了人們遵守禮貌和禮儀的行為,以及禮儀的重要性。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重要的會議上,我們必須遵守禮籍,不得擅自打斷他人發言。
2. 他的禮貌和細心體現了他對別人的尊重,真是一個遵守禮籍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禮籍”這個成語:
1. 制作閃卡:在一張卡片上寫下“禮籍”,在另一張卡片上寫下該成語的含義和用法。反復閱讀和回顧這些卡片,加深記憶。
2. 聯想記憶法:將“禮籍”聯想為一個禮品盒,里面裝滿了禮物和書籍。想象自己在打開這個禮品盒時,要遵守禮貌和禮儀,以尊重他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想要進一步學習有關禮貌和禮儀的知識,可以閱讀相關書籍或參加禮儀培訓課程。同時,可以通過觀察身邊的人們的行為,學習他們如何遵守禮貌和禮儀。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遵守禮籍,不說臟話和粗話。
2. 初中生:作為學生代表,我會遵守禮籍,發言時注意措辭,以示尊重。
3. 高中生:在校外實習時,我們要遵守禮籍,尊重對方的工作和權威。
4. 大學生:參加社交活動時,我們要遵守禮籍,不僅代表自己,也代表學校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