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斜
基本解釋
亦作“ 夭邪 ”。1.裊娜多姿貌。 唐 白居易 《和春深》詩之二十:“ 揚州 蘇小小 ,人道最夭斜。” 宋 陳與義 《清明》詩:“街頭女兒雙髻鴉,隨蜂趁蝶學夭邪。”
(2).歪斜貌。 清 王士禛 《浣溪沙》詞之一:“殘夢未遙猶眷戀,篆煙初裊半夭邪。” 魯迅 《彷徨·高老夫子》:“一枝夭斜的樹枝橫在他面前。”
成語(Idiom):夭斜(yāo xié)
發音(Pronunciation):yāo x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姿態、行為不正直、不端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夭斜是由“夭”和“斜”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夭指早逝,斜指歪曲。夭斜形容人的品行或行為不正直、不端正,不守法律、道德的規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貶義,形容人的行為不誠實、不正派,不守規矩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做事不光明正大、不光彩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夭斜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國的一個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只鳥,它的腿歪曲,無法站立正直,只能斜著站立。這只鳥因為行為不正直,被人們稱為“夭斜鳥”。后來,人們用“夭斜”來形容行為不端正、不正直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夭斜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的行為真夭斜,總是不守信用。
2. 這家公司經營夭斜,涉嫌違法操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夭斜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立時身體歪曲、不正直的形象,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人品行不端正的成語,例如“奸詐”、“狡猾”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弊行為真夭斜,老師一定會發現的。
2. 初中生:這個政府官員的貪污行為太夭斜了,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
3. 高中生:他的論文抄襲別人的成果,真是夭斜到了極點。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財務報表太夭斜了,肯定有問題。
5. 成年人:他的行為太夭斜了,已經違法了,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