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戍
基本解釋
◎ 屯戍 túnshù
(1) [garrison]∶屯守
(2) [defend]∶指軍隊駐守邊境
詳細解釋
(1).駐防。《史記·孝文本紀》:“今縱不能罷邊屯戍,而又飭兵厚衛,其罷衛將軍軍。” 宋 范仲淹 《奏迄揀選往邊上屯駐兵士》:“自京差撥禁軍,往 陜西 邊上屯戍。”《明史·太祖紀》:“辛巳, 鄧愈 、 湯和 等十三人屯戍 北平 、 陜西 、 河南 。”
(2).指戍卒。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七:“臣聞 唐 室三百年,而 魏博 一鎮屯戍甚少,不及今日之盛。”
成語(Idiom):屯戍(tún shù)
發音(Pronunciation):tún s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屯:駐扎;戍:守衛。指駐守在邊疆的軍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屯戍是指軍隊駐扎在邊疆地區,守衛邊防。這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軍隊在邊疆地區駐守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屯戍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軍隊駐守邊疆地區的情況,也可以用來比喻堅守崗位、守護邊疆的人或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屯戍一詞最早見于《左傳·襄公十八年》:“屯戍于軍。”這里的“屯戍”是指軍隊駐扎在邊疆地區,以守衛邊防。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人們用來形容軍隊駐守邊疆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屯戍是由兩個單獨的詞語組成的,屯和戍。屯表示駐扎,戍表示守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邊疆地區的軍隊一直屯戍在那里,保護著國家的安全。
2. 他像屯戍在邊防一樣,始終守護著家人的安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屯戍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支軍隊在邊疆地區駐守,守衛國家的安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屯戍相關的歷史事件,了解我國邊疆地區的重要性以及軍隊在邊防的作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軍人們勇敢地屯戍在邊疆,保護著我們的家園。
2. 初中生:中國的邊疆地區需要有勇敢的軍人屯戍,保護國家的安全。
3. 高中生:屯戍邊疆是軍人的職責,也是對祖國的負責。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