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溉
成語(Idiom):澆溉(jiāo gài)
發音(Pronunciation):jiāo g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澆水灌溉,比喻教育培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澆溉是由“澆水”和“灌溉”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意為給植物澆水灌溉,比喻對人進行教育培養。它強調通過悉心照料、培養,使人們得到必要的滋養和成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教育領域,形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性。也可用于生活中,比喻對別人的關心和培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澆溉”最早出現在《論語·公冶長》篇中,其中孔子對于學習的態度進行了討論。孔子說:“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濟之。是以,學浩然而不倦,行約而不困,知敏而不厭。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意思是說,君子學習時要聚精會神,提出問題進行辯論,寬容待人,善良助人。這樣,學習就像浩然的江河一樣源遠流長,行動就像磨刀石一樣鋒利。這里的“學浩然而不倦”就是指學習要像澆灌植物一樣悉心培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的老師,澆溉了我的知識之花。
2. 家長們應該認識到,對孩子的澆溉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3. 教師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澆溉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澆溉”與植物的生長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像一個園丁一樣,用水壺給植物澆水,關心培養它們的成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滋潤”、“滋養”等,擴展對于教育培養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的澆溉者,他們教會我們知識。
2. 初中生:父母是我們的澆溉者,他們給予我們關心和愛護。
3. 高中生:社會是我們的澆溉者,它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