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圖
基本解釋
古代木制的地理模型。 宋 沉括 《夢溪筆談·雜志二》:“予奉使按邊,始為木圖,寫其山川道路……至官所,則以木刻上之。上召輔臣同觀,乃詔邊州皆為木圖,藏於內府。”
成語(Idiom):木圖
發音(Pronunciation):mù t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經驗或能力,只憑想象或主觀臆斷行事,缺乏實際依據和科學方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圖是由“木”和“圖”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木”表示木頭,比喻無知、愚昧;“圖”表示圖畫、圖表,指人們依據圖畫或圖表的外觀來判斷事物。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指人們只憑想象或主觀臆斷,沒有實際依據和科學方法,就行事或做判斷,因而容易犯錯誤。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批評那些缺乏實際經驗、只憑主觀臆斷的人。比如,可以用來形容那些沒有經驗卻自以為是的年輕人,在面對復雜問題時只憑想象行事,容易犯錯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木圖的故事并不多見,但有一個與之相關的故事:相傳古代有一個人,他聽說金子可以用來買到一切,于是他決定將自己的全部財產換成金子。然而,他沒有考慮到金子的實際價值和市場行情,只憑自己的主觀臆斷和想象,結果損失了大量財富。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能只憑想象行事,而是要依靠實際情況和科學方法做出判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沒有經驗,卻總是木圖行事。
2. 這個決策是憑空想象的,完全是木圖的表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木”字表示木頭,沒有經驗或能力好像一塊木頭一樣,而“圖”字表示圖畫,比喻人們只憑圖畫的外觀來判斷事物。通過這樣的聯想,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成語的故事和用法,可以幫助加深對成語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也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類似含義的詞語,以擴展自己的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以前不知道這道題怎么做,就憑想象木圖做了一遍。
2. 初中生:他沒有做過這種實驗,卻憑主觀臆斷木圖地給出了結論。
3. 高中生:在選擇專業時,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做決策,而不是憑空想象木圖。
以上是關于中國成語“木圖”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