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全受全歸
發音(Pronunciation):quán shòu quán g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所有的利益、權力等全部都歸屬于一個人或一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全受全歸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由“全”、“受”、“全”、“歸”組成。其中,“全”表示全部、整個,“受”表示接受、承受,“歸”表示歸屬、屬于。成語的意思是所有的利益、權力等都歸屬于一個人或一方,沒有任何分散或剩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全受全歸常用于描述某個人或團體在某個領域或某個事物上擁有絕對的掌控權,其他人或團體沒有任何份額或份額極少。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在某個項目中獨占所有權益,或某個組織在某個領域中壟斷市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全受全歸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宣公十年》。公元前576年,魯國的宣公想要將魯國的政權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將所有的權力都集中到自己手中,其他貴族和官員都沒有任何發言權。后來,宣公的行為被人們稱為“全受全歸”,成為了一個形容人或團體壟斷權力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全受全歸是一個“形容詞+動詞+形容詞+動詞”的結構,通過重復使用“全”和“歸”強調了全部權力歸屬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大公司在該行業中全受全歸,沒有任何競爭對手。
2. 他在團隊中的地位非常高,幾乎所有的決策都是全受全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全受全歸”的每個字都與其含義進行關聯來記憶。比如,“全”可以聯想為整個、全部,“受”可以聯想為接受、承受,“歸”可以聯想為歸屬、屬于。通過反復閱讀和使用這個成語,可以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權力、利益分配相關的成語,如“權傾一時”、“分庭抗禮”等。了解這些成語的意義和用法,可以幫助加深對全受全歸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班級里的所有獎狀全受全歸,其他同學都沒有得到。
2. 初中生:這個游戲中,只有一個人能夠全受全歸,其他人都是輸家。
3. 高中生:在學校的學生會中,主席的權力幾乎是全受全歸的,其他成員很少有發言的機會。
4. 大學生:在這個項目中,只有一個人能夠全受全歸,其他人只能做配合。
5. 成年人:這個行業中,這家公司幾乎是全受全歸,其他競爭對手很難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