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中詩
成語(Idiom):盤中詩
發音(Pronunciation):pán zhōng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形容食物美味可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盤中詩”形容食物的美味可口,好像是一首詩一樣動人。它用來形容菜肴的味道非常好,令人贊嘆不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描述食物的美味,例如在美食節目、餐館評論、飲食分享等場景中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盤中詩”最早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盤中詩,歡笑語,菊花如云霞。”其中“盤中詩”形容的是菊花的美麗,后來引申為形容食物的美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詞組成,形容詞“盤中”的意思是“在盤子里”,名詞“詩”的意思是“有美感的文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道菜真是一道盤中詩,色香味俱佳。
2. 這家餐廳的招牌菜是一道盤中詩,吃過的人都贊不絕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盤中詩”與美食相關的形象聯想起來,例如想象一盤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或者將“盤中詩”與“食物美味”這個意思進行聯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形容食物美味的成語,例如“美味佳肴”、“口水直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媽媽做的飯菜真好吃,簡直是一道盤中詩!
2. 初中生:這家餐廳的招牌菜真是一道盤中詩,我非常喜歡。
3. 高中生:這本美食雜志上介紹的菜譜看起來就像一本盤中詩,我想嘗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