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郊
基本解釋
◎ 四郊 sìjiāo
[suburbs; outskirts] 城市四周的地方;郊外
四郊農事興,老稚迭歌舞。——陸游《春雨》
英文翻譯
1.suburbs; outskirts
詳細解釋
(1).都城四周的地區。《周禮·秋官·遂士》:“﹝遂士﹞掌四郊。” 鄭玄 注:“ 鄭司農 云:‘謂百里外至三百里也。’ 玄 謂其地則距王城百里以外至二百里。”
(2).泛指郊外。 唐 杜甫 《喜晴》詩:“出郭眺四郊,肅肅春增華。” 宋 陸游 《春雨》詩:“四郊農事興,老稚迭歌舞。”
成語(Idiom):四郊 (sì jiāo)
發音(Pronunciation):sì ji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城市周圍的郊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四郊是由數字“四”和“郊”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數字“四”表示方位,代表四個方向(東、南、西、北),而“郊”指的是城市周圍的地區。因此,四郊指的是城市周圍的郊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四郊一詞常用于描述城市周邊的地區,強調城市與郊區的對比。可以用于描述城市發展的情況、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差異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四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城市規劃。古代中國的城市通常以中心城區為核心,周圍則是郊區。四郊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四年》中,用來描述齊國的城市規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郊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城市的四郊逐漸發展成了繁華的商業區。
2. 在城市的四郊,你可以看到大片的農田和美麗的風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四郊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城市中心,周圍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郊區,形成了一個四方八面的景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的城市規劃和城市發展歷史,可以更好地理解四郊這個成語的含義和使用場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家住在城市的四郊,每天都可以看到美麗的風景。
2. 初中生(13-15歲):城市的四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建在了原來的農田上。
3. 高中生(16-18歲):我們學校位于城市的四郊,環境清幽,空氣新鮮。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城市的四郊是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承載著城市的發展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