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毀
成語(Idiom):減毀(jiǎn huǐ)
發音(Pronunciation):jiǎn h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減少破壞、降低毀壞程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減少破壞或降低毀壞的程度,使損失減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來形容在破壞或毀壞的過程中,通過某種手段使損失減少,或者用來勸告他人在處理事情時要盡量減少損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根據史書記載,這個成語最早見于《史記·項羽本紀》。當時,項羽攻下秦國都城咸陽后,為了表示對秦國的怨恨,他下令將咸陽城中的房屋、宮殿等全部焚毀。然而,項羽的心臟疼痛的時候,他的親信人建議他減少焚毀的程度,以減輕心理負擔。項羽聽從了建議,最終減少了焚毀的規模,但仍然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動詞“減”和名詞“毀”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戰爭中,為了減少平民傷亡,我們要努力減毀目標。
2. 在處理糾紛時,我們應該尋求和解,減少雙方的損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減毀”想象成一個人在破壞物品時,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對,然后減少破壞的程度。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住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破壞相關的成語,如“毀于一旦”、“破釜沉舟”等,可以加深對“減毀”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為了保護環境,我們要減少對大自然的破壞。
2. 初中生(13-15歲):在處理矛盾時,我們應該通過對話和妥協來減少雙方的損失。
3. 高中生(16-18歲):在進行工程建設時,我們要注重環保,減少對自然資源的破壞。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在經營企業時,要注重可持續發展,減少對環境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