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校
基本解釋
古代地方學校。 周 代特指六鄉州黨的學校。《左傳·襄公三十一年》:“鄭人 游 於鄉校以論執政。” 杜預 注:“鄉校,鄉之學校…… 鄭國 謂學為校。” 晉 袁宏 《后漢紀·光武帝紀四》:“更拜 恂 ( 寇恂 )為 汝南 太守。郡中無事,乃修鄉校,能為《左氏春秋》者,親與學焉。” 宋 施德操 《北窗炙輠》卷下:“ 關子開 ,頗有前輩風,嘗為鄉校直學。” 明 宋濂 《故天臺朱府君霞塢阡表》:“及游鄉校,擩嚌羣經,食芳而漱腴,充然若有所得。”
成語(Idiom):鄉校(xiāng xiào)
發音(Pronunciation):xiāng xi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農村地區的小學教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鄉校是由兩個詞語組成,鄉指農村地區,校指學校。鄉校一詞常用來形容農村地區的小學教育,強調了農村教育的特點和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鄉校一詞常用于描述農村地區的教育情況,可以用于教育報道、農村發展研究等相關領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鄉校一詞的起源較為普遍,沒有具體的故事可言。它是根據中國農村地區的教育現狀和農村學校的特點而形成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鄉校由兩個漢字組成,屬于名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農村的鄉校條件有限,但教育的重要性不能忽視。
2. 這個村子的鄉校教師非常努力,孩子們的學習成績也很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住鄉校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農村地區的小學,學生們在鄉村的大樹下上課,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鄉校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農村教育的發展歷程,以及農村教育的現狀和問題,可以進一步加深對鄉校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要去鄉校上課。
2. 初中生:鄉校的教育條件雖然有限,但老師非常用心。
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夠回到家鄉的鄉校支教,為農村孩子們提供更好的教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