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偽
基本解釋
兇惡詐偽。《三國志·魏志·何夔傳》“ 魏國 既建,拜尚書僕射”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 夔 終不屈, 儀 ( 丁儀 )后果以兇偽敗。”
成語(Idiom):兇偽
發(fā)音(Pronunciation):xiōng wě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兇惡狡詐,表面和善,實際兇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兇偽是指人表面上看起來和善、友好,但實際上卻心思險惡、狡猾。這個成語形容人的外表和內心不一致,善于偽裝,具有欺騙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兇偽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來和善、和藹可親,但實際上心機深沉、不可信任的人。可以用來形容某些虛偽的人際關系,或者形容某些表面上和善的行為背后隱藏的危險和詭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兇偽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故事中,主父偃是一個相貌和善、溫文爾雅的人,但實際上卻心思險惡、狡猾。他曾經偽裝成一個善良的人,以便接近和掌握權力,最終達到了他的目的。因此,人們用“兇偽”來形容這種表面和善、實際兇惡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兇偽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兇”表示兇惡、惡劣,“偽”表示虛偽、假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表面上看起來很友善,但實際上是個兇偽之人。
2. 這個人的行為很兇偽,要小心和他交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兇偽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表面上和善、笑容可掬,但他的臉上畫了一副惡魔的面具,暗示他內心的兇惡和狡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偽善”、“偽裝”等,以擴展對兇偽這個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笑容很兇偽,我不喜歡和他玩。
2. 初中生:她表面上很友善,但我覺得她是個兇偽之人。
3. 高中生:這個政治家的演講充滿了兇偽,他的真實意圖不可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