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呼
成語(Idiom):呼呼
發音(Pronunciation):hū 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大而急促,如風聲、呼嘯聲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呼呼意指聲音大而急促,常用來形容風聲、呼嘯聲等具有沖擊力的聲音。它通常用于描繪自然界的聲音,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呼吸聲或者急促的行動聲。這個成語傳達了一種強烈和迅猛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寫風大、風勢猛烈的情況,也可以形容人的呼吸聲或者行動聲急促的場景。例如,大風呼呼地吹過,使得樹葉簌簌作響;他跑得呼呼直響,好像要追上飛馳而過的火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篇·秋水》中有一句“風從北來,呼呼兮”。這個成語來源于這句話,后來逐漸演變成了一個形容聲音大而急促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呼呼是一個疊詞,由兩個相同的“呼”組成,形象地表達了聲音的連續和沖擊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外面的風呼呼地吹著,聽起來像是要把窗戶都刮碎了。
2. 他跑得呼呼直響,好像要超過所有人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你可以聯想到風大的情景,想象大風呼呼地吹過,樹葉簌簌作響,利用這種聲音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學習其他形容聲音的成語,例如“轟轟烈烈”、“嘈嘈雜雜”等,以豐富你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3-6歲):風呼呼地吹,樹葉在飛舞。
2. 小學生(7-12歲):大風呼呼地刮,把我的帽子都吹飛了。
3. 初中生(13-15歲):他跑得呼呼地響,超過了所有人。
4. 高中生(16-18歲):夜晚的風呼呼地吹過,使得整個城市都變得安靜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