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龍
成語(Idiom):伏龍
發音(Pronunciation):fú l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隱匿在群眾之中的人才,也指隱居在深山中的賢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伏龍一詞出自《莊子·外物》:“伏龍者,智囊也。”意為隱藏在深山之中的龍,比喻隱藏在群眾之中的人才。伏龍成語形容隱匿的人才,意指有著深厚的才智和潛力,但并未被人所發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有才華卻未被發現或被低估的人,也可用于形容隱居山林之間的賢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源自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條巨龍居住在深山之中,它的身軀長達數百米,智慧非凡。然而,這條巨龍并不顯露于眾人眼前,而是隱藏在山林之中,只有少數人能夠發現它的存在。因此,人們將這條隱藏的巨龍比喻為伏龍,用來形容隱藏在群眾之中的人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伏龍,深藏不露,但在關鍵時刻能夠給予出色的建議。
2. 這位藝術家一直默默無聞,但他的作品卻展現出他是一位真正的伏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伏龍”想象成一個隱藏在山林中的巨龍來記憶這個成語。將這個形象牢記于心,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人才相關的成語,如“臥虎藏龍”、“龍潛鳳采”等,進一步拓寬詞匯和文化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班上有一個同學很聰明,他是我們班的伏龍。
2. 初中生:雖然他成績一直不起眼,但我認為他是一位伏龍,只是還沒有發揮出他的真正潛力。
3. 高中生:他是我們學校的一顆伏龍,他的才華和能力遠超過其他同學。
4. 大學生:在大學里,有很多潛藏的伏龍,他們在學術研究和創新領域中表現出色。
5. 成年人:這個公司有很多伏龍,他們默默工作,但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