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壘
成語(Idiom):保壘
發音(Pronunciation):bǎo l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保護防線,守住陣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保壘是指在軍事戰斗中,為了保護陣地或領土而設立的防線。在引申義中,保壘也可以指保護一個團隊或組織的核心利益,防止外部勢力的侵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保護、守護某個領域、利益或地位,使其不受外界干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記載了一個故事。在戰國時期,齊國的昭公派人去找晉國的文公,想要與晉國結盟。晉國的宰相荀息對齊國的使者說:“我國有一個很高的城墻,你們能夠保證這個城墻不被攻破嗎?”使者回答說:“我們能夠保護城墻。”荀息再問:“你們能保證城墻不被攻破,但晉國的領土會不會受到侵犯?”使者回答:“我們能保護城墻,也能保護晉國的領土。”荀息聽后大笑,稱贊齊國能夠保護陣地,從而形成了成語“保壘”。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保壘是動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團隊中,你是我們的保壘,我們相信你能保護我們的利益。
2. 他是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是公司的保壘,不可或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保壘”與保護陣地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記憶的聯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軍事、保護、防線相關的成語,如“守株待兔”、“固若金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們要保護環境,保護地球是我們的保壘。
初中生:老師是我們學習的保壘,我們要好好珍惜。
高中生:知識是我們未來的保壘,努力學習才能守住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