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幾
基本解釋
小書桌。 宋 黃庭堅 《奉和文潛贈無咎》:“ 晁張 跫然來,連璧照書幾。”
成語(Idiom):書幾
發音(Pronunciation):shū j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書籍的數量或范圍表示不確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書幾”由“書”和“幾”兩個字組成。其中,“書”指的是書籍,表示數量或范圍不確定;而“幾”是一個數量詞,表示少量或不確定的數量。結合起來,“書幾”表示對書籍的數量或范圍表示不確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詢問對方的書籍數量或范圍時,表示不確定的態度。也可以用于自己對書籍數量的描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王恭傳》中有這樣一則故事:王恭是晉朝的一位官員,他在任職期間,經常有人來拜訪他,希望得到他的幫助。有一次,一位官員來到王恭家,看到他家里擺滿了書籍,就問他有多少書。王恭不愿意透露具體數量,只是含糊地回答:“書幾。”這個故事傳開后,人們就用“書幾”來表示對書籍數量不確定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家里的書幾,真是數不過來。
2. 我不知道他家有多少書,大概是書幾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書幾”聯想成一個人在書店里看書,他看得很多,但具體數量不確定,所以他說:“書幾”。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書籍相關的成語,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老師,你家有多少書啊?是書幾嗎?
2. 小學生:我家的書幾,有一個書柜都放不下。
3. 中學生:對于考試要復習的知識點,我家里的參考書幾,真是多得數不過來。
4. 大學生:這門課的教材我一共買了幾本,大概是書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