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丁點兒
基本解釋
◎ 不丁點兒 bùdīngdiǎnr
[very small or short] 一點點兒,極言量或體積之小
我那頭豬喂了半年多了,還是不丁點兒
不丁點兒銀子,也想喝酒
成語(Idiom):不丁點兒
發音(Pronunciation):bù dīng diǎnr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極少、幾乎沒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丁點兒是一個用于形容極少或幾乎沒有的成語。其中,“不”表示否定,“丁點兒”表示極小的量。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事物的數量極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不丁點兒常用于口語和書面語中,用于形容某種事物數量極少的情況。例如,當你想要強調某人對某事的了解或經驗非常有限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不丁點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間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貧窮的農民,他家里非常缺少食物,只剩下一點點米。有一天,他的鄰居來拜訪他,他非常想請鄰居吃飯,但是他家里的米實在太少了,只夠自己吃一頓。于是他說:“我家里的米真的是不丁點兒了,實在是拿不出來招待你。”從此以后,人們用“不丁點兒”來形容極少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丁點兒的結構是“不”+“丁點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點兒都不丁點兒地學習,經常考試不及格。
2. 這個問題他不丁點兒都不懂,完全不能給出解決方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不丁點兒”與“丁點兒”相對比來記憶。不丁點兒表示極少或沒有,而丁點兒表示極小的量。想象一個空杯子,不丁點兒就是完全空的,而丁點兒就是杯子里只剩下一滴水。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數量相關的成語,如“一無所有”、“寥寥無幾”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今天晚上的作業一點兒都不丁點兒,所以可以早點兒玩。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學期我參加的社團活動很多,每天回家都很晚,所以我一點兒都不丁點兒地休息。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月的零花錢我一點兒都不丁點兒地花,都存起來準備買一臺新電腦。
4. 大學生(19-22歲):我在大學的第一年一點兒都不丁點兒地適應了新的學習環境,所以成績一直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