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然
基本解釋
[釋義]
(形)一時癡呆不知所措的樣子。
[構成]
附加式
[例句]
他木然地點了點頭。(作狀語)
英文翻譯
1.stupefied
詳細解釋
◎ 木然 mùrán
[stunned;stupefied] 一時癡呆不知所措的樣子,由或仿佛受猛擊或受震驚造成的
委屈的臉色和木然的沉默
(1).形容呆呆的無表情的神態。 靳以 《群鴉》:“叫做 陳先生 的人,知道到了該有表示的時候,木然地點著頭。” 冰心 《冬兒姑娘·我們太太的客廳》:“我們的太太在種種集會游宴之中,和人們興高采烈的談論爭執著,先生只在旁木然的靜聽,往往倦到入睡。” 楊朔 《征塵》:“他們木然地靜默著,如同堆在墻根的皮箱和網籃(他們的行李)一樣的靜默。”
(2).形容動作遲鈍、不靈活。 魯迅 《書信集·致許廣平》:“蓋我久不慣于圍巾手套等,萬分臃腫,舉動木然。”
(3).形容聲音不清脆。 沉從文 《新與舊》:“這戰兵把鬼頭刀藏在手拐子后……走近罪犯身后,稍稍估量,手拐子向犯人后頸窩一擦,發出個木然的鈍聲,那漢子頭便落地了。”
成語(Idiom):木然
發音(Pronunciation):mù r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表情或態度呆滯、木訥,缺乏生氣和活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的神情木訥、呆滯,沒有表情和反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表情或態度呆滯、缺乏生氣和活力的情況,通常帶有貶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四年》:“此子必木然。”故事中的“木然”形容了一個人表情呆滯,沒有任何反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這個壞消息后,一臉木然,沒有任何表情。
2. 她對這個問題完全無動于衷,面無表情,木然不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木然”與木頭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木頭是沒有生氣和活力的,所以當一個人呆滯、無表情時,可以形容他為“木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木然”相關的成語,如“木訥不語”、“木頭木腦”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一聽到考試成績,臉上木然無表情。
初中生:她在講臺上面對全班同學,卻木然不語。
高中生:他的表演太平淡了,完全木然不動人心。
大學生:面對困難,他選擇了木然堅守,不放棄。
成年人:得知公司倒閉的消息,他木然一笑,毫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