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瓶
基本解釋
亦作“ 瓦缾 ”。陶制的一種容器。 唐 賈島 《題皇甫荀藍(lán)田廳》詩:“竹籠拾山果,瓦瓶擔(dān)石泉。”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支諾皋下》:“ 曹州 南華縣 端相寺 ,時尉 李藴 至寺巡檢,偶見尼房中地方丈餘獨高,疑其藏物,掘之?dāng)?shù)尺,得一瓦缾,覆以木槃。” 魯迅 《故事新編·非攻》:“﹝他﹞放下瓦瓶,抹一抹嘴。”
成語(Idiom):瓦瓶
發(fā)音(Pronunciation):wǎ p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容易破碎的東西或形容人的頭腦簡單、思維遲鈍。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瓦瓶是由瓦和瓶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瓦是一種脆弱易碎的材料,而瓶則是一種常見的容器。因此,瓦瓶形容的是容易破碎的東西,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頭腦簡單、思維遲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瓦瓶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些容易破碎的物品,比如玻璃杯、陶瓷碗等;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思維遲鈍、缺乏靈活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它來形容一些容易受傷的人或事物,或者用來批評那些思維簡單、沒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瓦瓶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民間故事。相傳,有一位名叫張瓦瓶的人,他的智商很低,思維遲鈍。因此,人們就用他的名字來形容那些思維簡單、頭腦遲鈍的人。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瓦瓶是由兩個相同的字組成的成語,瓦和瓶。這種結(jié)構(gòu)形式簡單明了,容易記憶和理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玻璃杯很容易碎,真是個瓦瓶。
2. 他的頭腦簡單,就像一個瓦瓶一樣,什么都不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瓦和瓶這兩個字的形狀進(jìn)行聯(lián)想來記憶這個成語。瓦是一種脆弱的材料,而瓶則是一個容器,兩者結(jié)合起來形成一個容易破碎的物品。通過這種聯(lián)想,可以更容易地記住瓦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瓦瓶相關(guān)的成語,比如瓦釜雷鳴、瓦解冰消等,擴(kuò)展對成語的理解和應(yīng)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這個玻璃瓶真脆弱,像個瓦瓶一樣容易破碎。
2. 初中生:他的思維真簡單,就像個瓦瓶一樣。
3. 高中生:她的頭腦遲鈍,思維簡單,可以說是個瓦瓶。
4. 大學(xué)生:這個項目經(jīng)理太笨了,簡直就是個瓦瓶,什么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