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黃節士
基本解釋
中藥麻黃的別名。 宋 陶穀 《清異錄·藥譜》:“中黃節士,麻黃。”
成語(Idiom):中黃節士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huáng jié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有志向、有抱負的人,意味著具有高尚的品質和追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中黃節士源自《史記·魏公子列傳》,原指黃帝的后裔中有節操和品德高尚的人。后來,這個成語被引申為指有志向、有抱負的人,強調追求高尚品質和道德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中黃節士常用于贊美有追求、有抱負、有道德修養的人,可以用來形容有志向的年輕人、有教養的學者、有操守的官員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魏公子列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相傳黃帝的后裔中有一位名叫魏公子的人,他勇敢正直,有節操和高尚品德。因此,人們稱他為“中黃節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中黃節士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其中“中黃”表示黃帝的后裔,“節士”表示有節操和高尚品德的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中黃節士,一直追求自己的夢想。
2. 這位年輕人有著中黃節士的品質,一定會有所成就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黃帝的后裔中有高尚品德的人來記憶該成語,或者將“中黃節士”與有追求、有抱負的人聯系在一起,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黃帝的故事和中國古代的歷史文化,以加深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中黃節士,每天都努力學習。
2. 初中生:這位老師是個中黃節士,一直鼓勵我們積極進取。
3. 高中生:我希望將來成為一個中黃節士,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