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虔
成語(Idiom):肅虔
發音(Pronunciation):sù q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心敬畏虔誠,行為莊重恭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肅虔是形容人對于宗教、信仰或者神圣事物有著敬畏之心,表現出莊重、恭敬的態度。這種態度不僅僅體現在言辭上,更重要的是表現在行為舉止上。肅虔的人會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注重自己的修養和品德,以及遵守道德規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肅虔一詞常用于描述宗教儀式、祭祀活動或者對宗教信仰的態度。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對待重要場合或者莊重事物時的態度。例如,在宗教節日上,人們會肅虔地祈禱;在喪禮上,人們會肅虔地送別逝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肅虔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成公十二年》中:“肅虔而聽。”意為恭敬虔誠地聽取。后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形容人對于宗教信仰的態度和行為的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肅虔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肅虔地跪在神龕前,默默祈禱。
2. 在寺廟里,人們肅虔地向佛像下拜。
3. 每逢重要儀式,人們都會肅虔莊重地參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肅虔”拆分為“肅”和“虔”兩個字來記憶。肅字的左邊是肉字,右邊是足字,可以聯想到人們行為莊重恭敬的樣子,而虔字則是由示字和心字組成,可以聯想到人們內心敬畏虔誠的態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肅然起敬”、“虔誠”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祖國的生日上,我們要肅虔地唱國歌,向祖國致敬。
2. 初中生: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肅虔對待學習,認真完成每一項作業。
3. 高中生:在考試前夕,同學們都顯得肅虔莊重,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努力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