咤咄
成語(Idiom):咤咄
發音(Pronunciation):zhá d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大而嘹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咤咄一詞源自古代戰場上的號角聲,形容聲音高亢、響亮。它通常用來形容聲音宏亮、有力,表達某種氣勢或威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咤咄常用于描述人的聲音或動作,可以用來形容演講、歌唱、吆喝等場景。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態度或氣勢,表示其威風凜凜或威嚴莊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咤咄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十四年》中,原文為“咤咄有聲”,形容齊國將領的號角聲響亮威嚴。后來,這個詞逐漸被引申為形容聲音大而嘹亮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咤咄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相同的音節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演講者的聲音咤咄有力,讓全場觀眾都為之傾倒。
2. 他高舉拳頭,咤咄一聲喊出了自己的決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咤咄的發音與號角聲聯想在一起來記憶。想象一個將領站在戰場上,咤咄一聲吹響號角,聲音嘹亮回蕩,這樣可以幫助記憶咤咄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聲音的成語,如“嘹亮”、“鏗鏘有力”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老師在操場上咤咄一聲喊:“大家排隊!”
2. 初中生(13-15歲):演講比賽中,選手的聲音咤咄有力,很吸引人。
3. 高中生(16-18歲):他揮舞著手中的旗幟,咤咄一聲呼喊,鼓舞了全場觀眾的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