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璞
基本解釋
未經雕琢的璞玉。比喻人的本性。 唐 錢起 《送沉仲》詩:“天璞非外假,至人常晏如。” 唐 孟郊 《吊元魯山》詩之一:“天璞本平一,人巧生異同。 魯山 不自剖,全璞竟沒躬。”
成語(Idiom):天璞(tiān pú)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p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天賦才能或潛力極高,像寶玉一樣純凈無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璞由“天”和“璞”兩個字組成。天指上天,璞指未經琢磨的玉石。成語天璞形容人的天賦才能或潛力極高,像寶玉一樣純凈無暇。它強調了人的本質優秀、潛力巨大,需要經過適當的培養和發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璞常用于形容年輕人或學生具備出眾的天賦才能,但還需要經過培養和發展。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領域或行業中具有巨大潛力的人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天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當時,齊國有位名叫陽虎的人,小時候聰明伶俐,但是長大后卻變得懶散而無所作為。有一天,陽虎的父親給他帶來了一塊未經琢磨的玉石,告訴他這是一塊天璞,代表了他的潛力。陽虎受到了鼓舞,開始努力學習,最終成為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璞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單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塊天璞,只需要適當的培養,就會成為一位杰出的科學家。
2. 這位年輕的畫家是一塊天璞,他的繪畫天賦非常出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天璞”與天賦才能和純凈無暇的寶玉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天賦才能相關的成語,如“天才異稟”、“天賦異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塊天璞,才藝全面發展。
2. 初中生:他是一塊天璞,只要努力學習,一定會有出色的表現。
3. 高中生:她是一塊天璞,無論是學術還是藝術都有很大的潛力。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認識到自己是一塊天璞,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