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兵敗如山倒
發音(Pronunciation):bīng bài rú shān d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軍隊戰敗得如山崩地裂一般,潰敗無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兵敗如山倒是由“兵敗”和“如山倒”兩部分組成的成語。兵敗指戰斗中軍隊潰敗,失去戰斗能力;如山倒則表示宏大的景象,形容力量的崩潰。整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軍隊在戰斗中潰敗得如山崩地裂一般,無法阻擋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軍隊在戰斗中慘敗,毫無還手之力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方面的失敗,比如在競爭中慘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兵敗如山倒的故事源于《史記·項羽本紀》中的一段描述。公元前207年,楚漢戰爭中,楚軍在巨鹿之戰中被劉邦率領的漢軍打敗。楚軍潰敗的情景被形容為“兵敗如山倒”,形象地描繪了楚軍的慘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主語為“兵”,謂語為“敗如山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那場戰斗中,敵軍兵敗如山倒,慘不忍睹。
2. 這支足球隊在比賽中兵敗如山倒,一場比賽都沒有贏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兵敗如山倒”與楚漢戰爭中楚軍在巨鹿之戰中的潰敗情景聯系起來。通過想象楚軍在戰斗中被劉邦的漢軍擊潰,形成一個形象生動的場景,有助于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戰爭、軍隊相關的成語,如“兵強馬壯”、“兵不血刃”等,可以幫助拓展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支籃球隊在比賽中兵敗如山倒,一點也不厲害。
2. 初中生:那個國家的軍隊在戰斗中兵敗如山倒,被敵人徹底擊潰。
3. 高中生:歷史上有許多戰爭中的軍隊兵敗如山倒,這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
4. 大學生:在商業競爭中,一家企業如果不能適應市場變化,就會兵敗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