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俎
成語(Idiom):雕俎(diāo zǔ)
發音(Pronunciation):diāo z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高級官員的職位和權力。也用來形容管理、掌握大權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雕,指雕刻;俎,指祭祀時放置祭品的祭器。古代祭祀時,雕刻精美的俎是貴族的象征,代表著高級官員的地位和權力。因此,雕俎成語引申為高級官員的職位和權力,也可以用來形容管理、掌握大權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高級官員的職位和權力,也可以用來形容掌握大權的人。可以用于政治、社會等領域的討論和寫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雕俎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晏嬰的大臣,他擔任了齊國的宰相,掌握著國家的大權。晏嬰非常重視自己的職位和權力,他把宰相的職位比喻為雕刻精美的俎,而其他官員的職位就是普通的俎。因此,人們開始使用“雕俎”來形容高級官員的職位和權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雕俎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雕”和“俎”分別代表著雕刻和祭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擔任國務卿后,終于登上了政治的雕俎。
2. 這位總裁掌握著公司的大權,可以說是商界的雕俎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雕俎”想象成一個雕刻精美的祭品器皿,代表著高級官員的職位和權力。可以結合故事起源中的晏嬰,想象他擔任宰相時手持著一個雕刻精美的俎。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政治體制和官員職位的知識,可以深入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和歷史。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是學校的班主任,他在學校里就像是一個雕俎之人。
2. 初中生:政府的部長就是國家的雕俎,他們決定了很多國家的大事。
3. 高中生:在這個公司里,總經理是雕俎之人,他掌握著公司的決策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