橦末
成語(Idiom):橦末
發音(Pronunciation):tóng m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末尾的部分或最后的時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橦末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橦”指的是竹子的末梢,也可以指事物的末端;“末”則表示末尾或最后。橦末合在一起,形象地描述了事物的末尾或最后的時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橦末常用于描述事物的結束、最后階段或末尾部分。可以用來形容某個過程的最后一步、最后的結果或最后的時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橦末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原文是“橦末脫而竿頭立”。這句話描述了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后,將戰國時期的兵器收集起來,熔化為銅材,用于鑄造兵器。在這個過程中,橦末被熔化成了銅材,而竿頭則代表了鑄造兵器的最后一步。這個故事成為了橦末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橦末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已經進入了橦末階段,很快就要完成了。
2. 他的演講在橦末部分非常精彩,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橦末”拆分成“橦”和“末”兩個部分來記憶。橦可以聯想到竹子的末梢,而末則表示末尾或最后。通過與竹子的末梢相關聯,可以幫助記憶橦末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橦末”相關的成語,如“橦頭露出”、“橦干”等,來擴展對這個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的作業已經做到了橦末,只剩下最后一道題了。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努力終于在高考中得到了回報,考試成績排在了橦末的位置。
3. 高中生(16-18歲):畢業典禮是我們高中生活的橦末,大家都感慨萬分。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我已經工作了十年,現在正處于事業的橦末階段,希望能夠取得更好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