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厘
基本解釋
清 代專向木商征稅的局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回:“誰知他去年辦 鎮江 木釐,因為勒捐閙事,被木商聯名來省告了一告。”
成語(Idiom):木厘
發音(Pronunciation):mù l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極小、微不足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厘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木”和“厘”。木指的是樹木,厘指的是尺寸的單位,即1厘米的千分之一。木厘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比喻,表示非常小、微不足道的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木厘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事物的微小、微弱,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能力或者貢獻非常有限。例如,當你想形容一個人的貢獻非常微不足道時,可以說他的貢獻只有木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木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論語》中的一句話:“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這句話中的“素以為絢”一詞,意思是即使是很細小的東西也可以變得華麗。后來,人們將“絢”這個字改成了“厘”,形成了“木厘”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木厘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名詞“木”和量詞“厘”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對他來說只是個木厘,根本不值一提。
2. 他的貢獻只有木厘,不能為公司帶來任何實質性的改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木厘這個成語與“木頭”和“厘米”進行聯想。木頭是非常堅硬的物質,而厘米是長度的單位,兩者都與“木厘”這個成語的含義(微不足道)相對應。通過這種聯想,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的成語,了解它們的含義和用法。同時,還可以通過閱讀古代文學作品、參加成語比賽等方式來提升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這只小狗只有木厘那么大,非常可愛。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英語水平只有木厘,需要更加努力學習。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問題對他來說只是個木厘,不值得花太多時間去解決。
4. 大學生(19-22歲):他的研究成果只有木厘,跟其他學者相比差距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