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節
成語(Idiom):貴節
發音(Pronunciation):guì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高尚的品德和堅守的原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貴節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能夠堅守自己的原則,不為外界的誘惑所動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贊美有高尚品德、堅守原則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貴節一詞最早出自《左傳》。戰國時期,晉國有位名叫賈宜臼的大夫,他的兒子被擄走,賈宜臼決心要救回兒子。他為了救兒子,不顧自己的安危,不屈服于敵人的威脅和利誘,堅守自己的原則,最終成功地救回了兒子。這個故事傳揚開來,成為后來形容高尚品德和堅守原則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貴節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形容詞“貴”表示高尚,名詞“節”表示品德和原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生意上從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真是個貴節的人。
2. 面對巨大的誘惑,他依然能保持貴節,不為所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高山上,背負著一面旗幟,象征著他的高尚品德和堅守原則。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高尚品德和堅守原則相關的成語,如“廉潔奉公”、“忠誠不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誠實守信,不撒謊是一種貴節。
2. 初中生:面對誘惑,我們要堅守原則,保持貴節。
3. 高中生:作為學生干部,我們應該以身作則,展現貴節的品質。
4. 大學生:在職場中,我們要堅守職業道德,展現貴節的行為。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幫助你全面了解和記憶“貴節”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