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臺
基本解釋
(1).艾的別名。《爾雅·釋草》:“艾,冰臺。” 郭璞 注:“今艾蒿。” 唐 陳廷章 《艾人賦》:“想在野之時,豈謂生無根柢;及得門之后,如其自有肝腸,列名號於冰臺,載典常於《玉燭》。”
(2). 冰井臺 的省稱。 晉 陸翽 《鄴中記》:“ 金虎 、 冰井 皆 建安 十八年建也。” 南朝 宋 鮑照 《凌煙樓銘》序:“臣聞憑飇薦響,唱微効長;垂波鑒景,功少致深。是以 冰臺 筑乎 魏 邑, 鳳閣 起于 漢 京。皆所以贊生通志,感悅幽情者也。”
冰人。《歧路燈》第二八回:“ 王春宇 臨行時,説道:‘我畢竟去與 孔二親家 傳個信去,叫他好往 冠縣 捎書。’ 王氏 道:‘不定行不行,傳信兒也還不要緊。’ 春宇 道:‘信兒是要傳的,叫他先做準備,這里再央冰臺訂期。’”
英文翻譯
1.glacial table
成語(Idiom):冰臺(bīng tái)
發音(Pronunciation):bīng t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冰臺指冰上的平臺,比喻事物的基礎或根基。也可以指冰上的舞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
冰臺這個成語來源于冰上表演的舞臺,冰臺是冰上的平臺,承載著表演者的一切動作和技巧。因此,成語“冰臺”比喻事物的基礎或根基,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才能或技藝的基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
成語“冰臺”可以用于各種場景,特別適用于形容某個事物的基礎或根本,以及某個人的才能或技藝的基礎。例如,你可以用它來形容一個人的學習基礎很牢固,或者某個項目的基礎很穩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
成語“冰臺”的故事起源較為模糊,可能與冰上表演有關。冰上表演是一項需要高超技巧和平衡能力的藝術形式,表演者需要站在冰臺上完成各種動作和花樣。因此,人們將冰臺比喻為事物的基礎或根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
冰臺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數學基礎非常扎實,可以說是數學領域的冰臺。
2. 這個項目的成功建立在團隊合作的冰臺之上。
3. 她的舞蹈技巧是在冰臺上鍛煉出來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要記憶成語“冰臺”,可以將其與冰上表演的舞臺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站在冰臺上完成各種動作和花樣,這個冰臺就是他的基礎和根基。這樣的記憶形象可以幫助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如果你對成語“冰臺”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冰上表演的歷史和技巧。你也可以學習其他與冰相關的成語,例如“冰雪聰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等等。這樣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在學習,為了打好基礎,讓自己成為冰臺上的明星。
2. 初中生:數學是我最擅長的科目,這都是因為我在小學時打下了堅實的冰臺。
3. 高中生:參加社團活動是培養自己綜合能力的冰臺,我希望通過參與更多的活動,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