梡橛
成語(Idiom):梡橛
發音(Pronunciation):kǔn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思想僵化,不思進取,不接受新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梡橛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梡指的是木橛,橛指的是木樁。梡橛原本是指用木樁固定船只,以防止漂流。后來,這個詞引申為比喻人的思想僵化,不愿意接受新的思想觀念或改變。用來形容人固執己見,思想保守,不思進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梡橛一詞常用于形容那些思想守舊,不愿意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思想的人。可以用于批評那些對新觀念抱有偏見、不愿意改變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那些守舊、保守的組織或團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梡橛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養生主》一章中。莊子講述了一個關于梡橛的寓言故事。故事中,一個人在河邊看到一只漂流的木樁,于是他用梡橛固定住了木樁,以保護它不被水沖走。然而,隨后發生了洪水,木樁被沖走了,而這個人還在堅守著原地。莊子通過這個寓言,告誡人們不要過于固執己見,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思想,接受新的觀念和思維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梡橛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梡和橛。梡指的是木橛,橛指的是木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思想太梡橛了,對新觀念毫不接受。
2. 這個組織一直保持著梡橛的思維方式,無法適應時代的變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梡橛的發音“kǔn jué”與“固執”這個詞聯系起來,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梡橛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思想僵化相關的成語,比如“墨守成規”、“墨守陳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很梡橛,從來不愿意嘗試新的游戲。
2. 初中生:有些老師對新的教學方法很梡橛,不愿意改變自己的授課方式。
3. 高中生:有些學生對社會問題的看法很梡橛,不愿意接受新的思想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