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團
基本解釋
(1).團茶的一種。 唐 盧仝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閲月團三百片。” 宋 秦觀 《秋日》詩之二:“月團新碾瀹花甆,飲罷呼兒課《楚詞》。” 宋 無名氏 《李師師外傳》:“月團、鳳團、蒙頂等茶百斤。” 清 孫枝蔚 《雪中憶吳賓賢》詩:“平生不識 孟諫議 ,何人為寄月團茶。”
(2).墨名。 宋 陶穀 《清異錄·文用》:“ 徐鉉 兄弟工翰染,崇飾書具,嘗出一月團墨曰:‘此價值三萬。’”
成語(Idiom):月團
發音(Pronunciation):yuè t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月團是由“月”和“團”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月指的是月亮,團指的是團聚。月團一詞形象地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表示人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月團多用于形容人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的場景。可以用來形容團隊合作,朋友之間的互助,家庭的團結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月團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宋代文學家辛棄疾的《賀新郎·月團圓》。故事中,辛棄疾以月亮作比喻,表達了對團結一致、共同努力的人們的贊美和祝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月團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團隊的成功離不開每個成員的月團精神。
2. 在困難面前,我們要像一個月團一樣,共同戰勝困難。
3. 這個家庭非常和睦,每個人都有月團的精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月團”理解為月亮團圓,月亮團圓代表著人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團結、合作相關的成語,如“團結就是力量”、“一箭之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的同學都很團結,就像一個月團一樣,一起學習、玩耍。
2. 初中生:在集體活動中,大家都團結一致,像一個月團一樣,共同完成任務。
3. 高中生:我們班級的同學關系非常好,大家經常一起學習、討論問題,展現出了月團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