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蒙
基本解釋
年幼。 晉 陸機 《愍懷太子誄》:“奇穎發翹,清藻在秀,誕自幼蒙,逮事 武皇 ,展矣太子,播此瓊芳。”《資治通鑒·宋文帝元嘉六年》:“若事異今日,嗣子幼蒙,司徒當 周公 之事,汝不可不盡祗順之理。” 胡三省 注引 陸德明 曰:“蒙,稚也。”
成語(Idiom):幼蒙
發音(Pronunciation):yòu m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年幼無知,缺乏經驗和見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幼蒙是由“幼”和“蒙”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幼”指年幼,指代人的年齡較小;“蒙”指無知,指代人的知識和經驗較少。幼蒙一詞形容一個人在年齡較小或經驗不足的情況下,缺乏見識和經驗,容易受人欺騙或被誤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幼蒙一詞常用于形容年幼的孩子或對某個領域或事物不熟悉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某個領域或問題上的無知和缺乏經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幼蒙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原文是:“幼蒙,未有知也。”這句話意思是說,幼蒙指的是年幼無知,還沒有獲得知識和經驗。這個成語后來被廣泛應用,并成為漢語中常用的成語之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幼蒙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一般作定語或狀語使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孩子雖然聰明,但還是幼蒙,需要多學習和積累經驗。
2. 他在這個領域是個幼蒙之人,對于專業知識一竅不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幼蒙這個成語。比如,可以想象一個年幼的孩子(幼)戴著眼罩(蒙),表示他對外界的事物了解不多,缺乏經驗和見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來擴展對幼蒙這個成語的理解。比如,可以學習成語“初出茅廬”、“初生之犢不怕虎”,這些成語也與年幼無知、缺乏經驗相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的小朋友對于這個問題是幼蒙的,他們還沒有學過相關知識。
2. 初中生在這個領域算是幼蒙吧,他們還需要更多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這門技能。
3. 高中生對于這個問題是幼蒙的,他們需要更多的實踐和經驗來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解決能力。